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
1.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是( )人。
A.英国
B.法国
C.德国
D.意大利
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语句表达
2.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,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,创业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的民族精神,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,精神可以变物质,物质可以变精神,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依存,互相促进。这段文字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是( )。
A.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,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
B.精神可以变物质,物质可以变精神
C.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依存,互相促进
D.创业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
第三部分 数学运算
3.某公交线路从起点到终点共25个站点,每天早上6点分别从起点站和终点站同时出发首班车,晚上10点开出末班车,每班车发车时间间隔10分钟。假设每辆车从一个站点行驶到下一个站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,则该线路至少需要配备( )辆车。
A.24
B.13
C.12
D.26
第四部分 定义判断
4.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当某人获得他人信任和期望时,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,更加努力地实现他人对自己的期望。根据以上定义,下列属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( )。
A.王东一心想成为奥运会冠军,在教练的严格训练和自身的努力下终于梦想成真
B.小明幼年时因口吃而自我封闭,但在他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,长大后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演说家
C.高考落榜学生周某受周围人的歧视而自暴自弃
D.民警小刘怀着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,在工作中努力满足群众提出的各种要求
第五部分 图形推理
5.
参考答案及解析
1.答案: A
【解析】:公元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,是英国著名剧作家、诗人。故本题选A。
2.答案: D
【解析】: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。本题的关键字眼是“应当”二字,这对抓住材料主旨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。本段首先说了“创业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的民族精神,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”,接着阐述这样说的原因,可见“创业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的民族精神,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”是文段的主旨句,故正确答案为D。A、B、C三项只是文段内容片面的体现,应排除。
3.答案: A
【解析】:由题意知,25个车站,一共有24段,每段是5分钟,所以一辆车从最开始至最末端是24x5=120分钟,120÷10=12辆车,因为是在两端发车,所以车辆的数量为24辆。因此,本题答案为A选项。
4.答案: B
【解析】:第一步:抓住定义中关键词,定义的关键词有“获得他人信任和期望”、“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”。第二步:逐一判断选项,A项“一心想成为奥运会冠军”、D项“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”都是自己的理想,没有体现“获得他人信任和期望”和“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”;C项“自暴自弃”不符合“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”;B项小明在父母的鼓励下成为演说家,符合定义“获得他人信任和期望”、“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”,故答案选B。
5.答案: C
【解析】:考查封闭区域数量。以行为单位,第一行封闭区域的数目总和为3+6+1=10;第二行封闭区域的数目总和为3﹢2﹢5=10;第三行前两个图形封闭区域之和为2﹢6=8,需要选择有2个封闭区域的图形,故正确答案为C。